赭曲霉毒素A免疫亲和柱的核心在于将高特异性单克隆抗体交联于琼脂糖凝胶微球或纳米材料表面,形成稳定的抗原-抗体结合位点。当含赭曲霉毒素A的样品提取液通过柱体时,赭曲霉毒素A分子与固定化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形成稳定的复合物,而其他杂质则随流动相被洗脱。这一过程模拟了生物体内的免疫识别机制,实现了对赭曲霉毒素A的靶向富集。
1.预处理:将柱体恢复至室温,排空保存液,避免温度或液体残留影响结合效率。
2.上样:以1滴/秒的流速将10mL样品提取液通过柱体,确保赭曲霉毒素A与抗体充分结合。若样品中赭曲霉毒素A含量超过柱容量,需减少上样体积或稀释样品。
3.洗涤:依次用真菌毒素清洗缓冲液(含氯化钠、碳酸氢钠及吐温-20)和纯水淋洗,去除未结合杂质。此步骤需控制流速为1-2滴/秒,避免抗体-抗原复合物脱落。
4.洗脱:用1.5mL色谱级甲醇洗脱OTA,收集洗脱液并稀释后,可直接用于HPLC或LC-MS/MS检测。整个过程仅需15-20分钟,回收率稳定在90%-110%之间。
赭曲霉毒素A免疫亲和柱优势与挑战:高效与规范的平衡
其优势在于其高特异性、高灵敏度和操作简便性,但需严格遵循规范以保障结果准确性:
1.优势:单次处理成本低,适合大规模筛查;无需复杂仪器,降低检测门槛;柱体设计兼容自动化设备,提升通量。
2.挑战:需控制上样pH(6-8)和温度(室温),避免抗体活性下降;使用后需用5%次氯酸钠溶液浸泡容器,防止交叉污染;储存条件苛刻(2-8℃),运输需避光、常压。
